科研这个事,一般人不会搞,没那能力。别人搞出来的所谓成果论文,一般人那也是基本看不懂。不过,一般人有个能力,那就是基本的是非好坏还是大致能区分出来了。
9月14日,有网友爆料,称看到一篇奇葩论文。在看论文之前,先看看2个基本概念。
量子纠缠
是指当几个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由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无法单独描述各个粒子的性质,只能描述整体系统的性质。量子纠缠是一种纯粹发生于量子系统的现象;在经典力学里,找不到类似的现象。这个够微观了。
针灸
是指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个够宏观了。
这两个看起来貌似毫不相干的学术领域,被3名科研人员联系纠缠到了一起,在2017年11月的《中国针灸》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试论“量子纠缠”与针灸》的文章。
无论从从杂志官网看,还是从知网看,《中国针灸》还是核心期刊呢。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办的月刊。
文章摘要称:
作者发现量子纠缠现象与中医学中整体观念、阴阳学说、标本根结等理论可以相互印证,能解释针灸临床中难以解释的针刺瞬时取效、一病多穴、特效穴等临床现象。
文章摘要还称:
基于这一理论,作者运用量子纠缠理论实现针灸临床的直系亲属互治,且效果显著,结果提示疾病与直系亲属的相应腧穴之间存在着量子纠缠的耦合关系。


文章篇章结构:
量子纠缠的概念与特点
人体的量子纠缠现象
量子纠缠理论可以用于解释某些常见的针灸临床现象
量子纠缠理论可以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内容相互印证
总结与展望
文章开始很抒情,第二段开场白是:
还列举出了一些生活汇总无法解释的例证进行证明。
篇章看似一步步推进,得出了最终的结论,但是,在具体内容中却出现了“有可能”“应当”“大胆猜想”等词语,使文章充斥了人为的想象成分。
而且文章对于量子纠缠的理解存在误差。文章称“两个粒子之间可能相隔很长一段距离,但单独搅扰任何一个粒子,都会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存在状态”。这的“很长一段距离”本来是指离子之间,是量子级别,而文章将他扩大到了现实空间的距离里,将埃米、纳米、皮米的距离理解成了千米、百米、米的距离,这明显是差了大码子了。
文章还将我们常见的能理解的身体由神经、血管、肌肉等组成的有机体之间的相互关联,想成了量子纠缠,实在是我们一般人所不能理解。
在文章中,也列出了对15位患者及其亲属的实验情况。不过,让人疑惑的是,这样一篇宏大的论文,通篇却没有看到实验的数据和图表,不得不让人觉得这更像是一篇科幻文或者是文科文。
文章最终的结论则是:
那么,说一下看完文章后的人话吧。
不
能否用最通俗的话解释一下这篇文章?
用量子纠缠证明孩子生病可以扎他妈来治疗!
明
吃
技术上的感觉呢?
量子纠缠可以解释一切现象
瓜
群
您读完后的感受是?
这不就是在说基因的作用吗,跟量子纠缠个什么劲啊!
众
众所周知,一篇好的论文,或者说要造出一篇好的论文,不但要有理论,更要有数据(那怕是像河北科大的韩老师一样,别人重复不出来没事,他自己表示能做出来),以及由数据证明出的图表和结论,这样才可能被核心期刊发表,但是,这篇文章里确实没有看到,也难怪大家会持讥讽怀疑态度。
当然,网友们也是一如既往的幽默应对。
@曲直_看海:量子纠缠就和磁场学说一样,很容易就应用在各种玄学里,看起来还很有道理
@本冰:请问扎爹可以吗?
@:瘦驼:爹得先滴个血认个亲吧,万一..
@吉柯德:娘能确定自己是娘,爹说不准自己是不是爹。这个是量子中医学里面著名的爹态测不准原理。所以不行
@楚夫:烹饪届早就证明了量子纠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innofact:一共给15名患者扎针,其中14名患者的直系亲属就同一间房内……喷了,那我来设计一个实验:找两拨人坐在一个房间里,让其中一拨人吃话梅,结果另一拨人嘴里也流口水,证明吃东西也存在“量子纠缠”
@无缘随便:打哈欠也有量子纠缠,我见过
@大话西游:夫妻没有血缘关系,他觉得也能扎,那么照他这样说,老板病了扎员工、书记病了扎秘书、甲方病了扎乙方、原告病了扎被告、作者病了扎编辑、甚至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直接扎自己也是可以的撒
@许桐:海外小留学生们的福音啊,国外看病贵,有不舒服的时候就让留守国内的老母亲去扎一针。剩下的就交给量子们的自觉性了。
@喜昂昂:隔空扎,从此异地恋将不复存在
当然,也有精明的、熟知真相的网友道明了这篇文章诞生的原因:
这样的论文还不少,比如《马...哲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技术研究中的指导作用》《马...义在北京市臭氧监测及分析中的应用》《基于中医诊治理论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新技术初探》等等。
这也让我想到高中时期,对小学初中时读的金庸武侠小说里的情节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幻想:主人公轻功了得腾空飞起一跃数丈之外,这个并非不能实现,主人公要是有能够用强大的内力改变身体周围的重力、气压,就像直升机那样,一跃丈外并非不可实现。还好,随着年龄渐长,我没有执着深入的进行研究,否则也会诞生一篇《试论量子纠缠与轻功之间的科学耦合关系》的论文了。
不过,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球体这一概念时,在当时不也是很奇葩吗,最后被证明是绝对真理。所以,这篇文章也许也百年之后才能证明其伟大。我们拭目以待!
而且,本文仅就这篇论文进行讨论,中医我还是很尊重、信任的,绝不会去抹黑!纯粹迷信西医而抹黑、中伤中医的行为,绝对是西医药商别有目的!
*
*
*!